我校办学历史档案的查阅收集工作获得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的大力支持

编辑:王黎娟 时间:2019-12-05 浏览:

(通讯员 杜鹤)2019年11月18日-20日,为积极推进校史馆的展陈设计与内容建设,进一步查阅收集有关我校创校背景、南迁历程和发展轨迹的历史档案,馆长帅斌率领档案馆(校史馆)编研展览室王方、杜鹤两位同志先后前往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档案处、教育部办公厅保密与档案处收集学校各个发展时期的相关历史档案,并赴中国地质博物馆学习场馆建设和文物展陈先进经验。我们的此项工作获得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

       11月18日上午9点,馆长帅斌一行按照约定的时间抵达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档案处。据档案处负责人介绍,自然资源部的原始纸质档案在1998年数字化扫描后已全部移交中央档案馆,目前档案处只可查阅电子档案。编研展览室的两位同志在档案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按照学校历史发展四个阶段: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地院)、湖北地质学院(湖北地院)、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院)、中国地质大学,及学校建校初期的关键人物李四光、何长工、刘型、高元贵等为关键词,分案卷级、文件级进行了细致的检索,先后查找到31份珍贵的电子档案,涉及学校创建、南迁、成立北京研究生部及学校各时期编制、人事任免、基建、发展规划的意见、报告、函及批复等。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档案处将查找到的校史资料打印并加盖“自然资源部档案复制件证明章”赠予我馆。后续,校史馆将继续跟进与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档案处对接,按照其主管部门利用电子档案相关工作程序和要求,以进一步获取校史馆内容建设和编研展览需要的电子档案。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赠与我校校史档案复制件


11月19日-20日,馆长帅斌一行继续到教育部办公厅保密与档案处收集校史档案。根据档案处相关负责人的建议,分别通过电子档案查找1952-2006年的相关档案,通过翻阅2007-2018年的《教育部公报》查找这一时期我校的相关档案。在此,检索到72件总计423页珍贵的电子档案,涵盖了1952年组建北京地质学院以来,建校、迁址、班子职务任免、干部培养、发展规划、教学规划、专业设置、经费开支、招生计划、留学生培养教育、研究生部设置与培养经费、211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的请示、信函、报告、批复等重要史料。教育部办公厅保密与档案处将我馆检索到的电子档案刻录了光盘,并提供了2007年以来刊载了与我校有关资料的《教育部公报》共14期。对于该批档案史料中由于涉密而存在部分缺失的内容,我馆后续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鉴定并结合我校校史展陈和校史编研工作实际需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涉密档案利用的程序和要求,通过学校层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利用的需求。



    教育部办公厅赠与我校《教育部公报》及校史档案刻录光盘


19日下午,馆长帅斌前往中国地质博物馆,受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双方就文物展陈、场馆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馆长帅斌获赠《中国地质博物馆志(1916-2016年)》、《地球》杂志等资料。据悉,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见证、记载了我国地球科学和地质事业的曲折发展和辉煌成就。



                   中国地质博物馆赠与我校重要资料


一卷卷珍贵的史料,见证了学校因新中国工业建设需要而生、因三线建设需要南迁、历尽艰辛定址武汉、重建期间艰苦办学到新世纪阔步前进、迈入“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而今勇攀高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光辉历程。其中两封珍贵的信函:《武汉地质学院部分老年教师袁见齐、杨遵仪等给邓小平副主席、方毅副总理的信》、《杨光荣等四位同志给邓小平副主席、方毅副总理的信》,展现了袁见齐、王鸿祯、杨遵义等老一辈地大人为国家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时不我待和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殚精竭虑。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懈争取,邓小平同志三次亲自过问学院的建设发展,最终促成了1978年12月“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成立,迎来了我校发展“科学的春天”。

此次赴自然资源部、教育部收集校史资料,获得了我校众多校友的大力襄助。知其所来方知方向,理清何来方知何往,此次北京之行我馆收获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校史档案,这为我馆进一步梳理学校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校史编研和校史展陈提供了重要材料支撑。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校史史料资源建设和校史文化建设仍任重道远。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 388号
  • 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