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三馆党总支书记帅斌、数理学院党委书记李宇凯、档案馆馆长王根发、馆员苏玉微等一行4人赴昆明调研和查找西南联大地质学相关办学史料。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本次昆明之行是我校刚刚发文成立的校史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朝圣之旅、对中国地质教育的溯源之旅,也是对我校办学历史的寻根之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党总支书记尤伟琼教授热情接待了调研组。她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发展概况、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办学简况、对我校历史溯源研究有参考意义的相关史料汇编等,并为调研组联系了西南联大博物馆、云南师范大学档案馆等单位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调研,还对调研组赴云南省档案馆查阅相关史料提供了关键而有力地帮助。
31日上午,调研组参观了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并同博物馆馆长李红英和云南师范大学档案馆的西南联大历史研究专家进行了座谈。李红英馆长谈到,该校的西南联大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有关西南联大图片资料最多、最集中的展馆;与我校有关的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的相关史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以及西南联大部分校友手中。双方还就博物馆建设等话题交流了经验,并在西南联大史料共享方面达成了共识。
31日下午至6月1日,调研组赴云南省档案馆查阅西南联大史料。经调研,云南师范大学馆藏的西南联大的大部分史料已强制性地向云南省档案馆移交,从该馆的《西南联合大学馆藏档案目录》看,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了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经过、合作办学、教务教学等相关制度、规定、通知、往来文件等;教师简历、名册及聘任和待遇等办法;招生文件、学生名册及相关统计数据,学生实习及毕业生选派办法等;学校和社会奖助学、救济、捐赠、慰问等史料;从军、参军等史料……囿于云南省档案馆对档案利用进行了严格的管控,调研组仅摘录了地质学部入学研究生名单、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在校生名单及教员名册等。
195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相关科系组建成北京地质学院(即我校前身)。在西南联大时期(1938年-1946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学系等组建成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并设地质学部开展研究生教育。该系大师云集,我校袁复礼教授、冯景兰院士、孙云铸院士、张席禔教授、王鸿祯院士等都曾在此执教;在西南联大短短8年的办学历史中,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培养了包括我校池际尚、郝诒纯、杨起、马杏垣、张炳熹、涂光帜、於崇文等多位院士在内的大批新中国地质学教育的脊梁。其中,校友温家宝“常怀念”的恩师、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地质学家池际尚院士就在西南联大度过了8年岁月,见证并贡献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36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在西南联大改读地质专业并于1941年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留校任教。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她坚守教师岗位直到抗战胜利和1946年联大解散北归。池先生完整地经历了西南联大艰苦卓绝的办学历史,也在联大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是西南联大“刚毅坚卓”校训精神的嫡传弟子,从此投身中国地质教育事业并为此奉献了一生。1952年池际尚由清华大学地学系院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授,成为我校地质教育的先驱和领军人物。她始终以矢志报国的初心和甘为人梯的精神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
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理清“从何而来”才能知晓应该“何处而往”,因此,追溯我校成立前相关高校地质学发展脉络,对于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此次西南寻根之行收获颇丰,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类似的档案资源建设难度较大,例如,相关史料保存分散,史料开放程度有限,史料保管单位对利用者和利用方式限定十分严格,史料获取的难度较大。调研组只有借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名义才获得了数字化电子档案的查阅权限,还被严格禁止翻拍和复制,无法见到原始档案资料。因此,校史资料建设任重而道远。
档案馆和校史馆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西南联大立德树人、刚毅坚卓、精忠报国的精神衣钵,努力挖掘我校校史资源,寻找和弘扬卓越基因,把校史馆建设成我校优良传统的爱校教育基地和优秀校园文化的服务育人阵地,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勇往直前,努力奋斗。
(文:苏玉微)
调研组参观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右起:数理学院党委书记李宇凯、档案馆馆长王根发、三馆党总支书记帅斌、档案馆馆员苏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