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苏专家共商声像档案数字化抢救与修复

编辑:朱蕾 时间:2023-03-29 浏览:



3月24日,湖北省档案学会、江苏省档案学会十余名专家来到我校,共同探讨声像档案数字化抢救与修复。

江苏省档案馆如皋电影史料馆馆长、江苏省档案学会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建,如皋市档案馆副馆长陈红,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戴薇,如皋市档案馆信息技术科科长吴红梅、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果,湖北省档案馆原业务指导处处长汪三军,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席彩云,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馆长范智新,武汉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吴铸新,图书档案与文博党委书记帅斌、部长刘先国、副部长刘治国,中南民族大学档案馆副馆长李保臣,武汉大学档案馆技术室主任刘秋华等参加研讨会。

刘先国主持会议,并对与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我校高度重视档案工作,逐年加大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使档案馆办公设备、库房设施等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史馆是学校发展历史的再现、办学成果的展览,也是校友风采的展示。他希望,与会同行共同担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扎实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和信息化建设,让档案信息发挥更大作用、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汪三军指出,声像档案因其形象、直观、生动、活态等特点,在社会记忆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在声像档案的实际保存过程中,因其制成材料的快速老化、技术更新快、读取设备缺失、保管不善等因素,导致部分信息质量快速下降乃至消失,严重影响声像档案的利用和保存。声像档案数字化率不高,始终是查档服务便民化的一大“堵点”。声像档案数字化后,可以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查档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帅斌作《高校声像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索》专题报告。他解读了国家相关法律、制度、文件对声像资料利用的要求,阐述了声像档案的意义与文化育人价值,并指出,高校声像档案利用存在集中归档率不高、开发利用程度低、相关设备老旧等问题,声像档案的抢救性修复保护和数字化转存迫在眉睫。

刘建介绍了如皋电影史料馆近几年声像档案的科研成果,以及前来湖北交流学习的意愿。据悉,如皋电影史料馆是中国第一家“胶片电影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电影档案资源和较强的声像档案抢救修复能力。此前,与我校校史馆进行了深入合作,抢救了大量声像档案。

陈红介绍了江苏省档案学会、湖北省档案学会拟举办活动的有关方案。她指出,当前,我国档案工作面临着档案资源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利用档案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迫切需要通过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使档案事业更好地转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她表示,江苏省档案学会愿与湖北省档案界同行携手,共同探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惠共赢。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将声像档案复制迁移至新的载体或存储系统,使声像档案在未来仍能被读取使用并保存下来?席彩云认为,声像档案的存储有特别的注意事项,进一步凸显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在对声像档案进行收集和管理时,需要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因此,这也给声像档案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范智新认为,声像档案能够真实记录高校办学历程,在对其进行整理时,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持好声像档案与文字档案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好地服务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与会人员纷纷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江苏、湖北两地拥有丰富的档案馆藏资源,其中大量珍贵档案在全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广泛社会影响。希望双方建立合作平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进一步整合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在资源共享、档案保护、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提升服务党、国家和高校中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座谈会结束后,在帅斌的讲解引领下,与会人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


(文/徐燕 图/王俊芳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 388号
  • 邮编:430074